福建的大殓流程 台湾的大殓风俗

2024-05-27 14:55:50 来源:天气万年历

导读:在治丧期间从接体到安葬,要花费好多天时间,丧礼在古代有标准流程,呈现方式与讲究程度都是最高级别,这还要取决于个人的钱财和地位。那么,福建的大殓流程是怎样的呢?台湾的大殓风俗去哪看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。

墓地

福建的大殓流程

在福建,入棺时,除了遗属外,也要请堂亲或亲戚等来视殓,但有些生肖相冲的亲属和亲戚则要回避,而这些需回避的生肖,在择日师写的七单上会写明。过去男性去世,须请叔伯或族长来视殓;如是女眷亡故,则须请外祖家来视殓,否则不能入殓,俗谓这是“男死怕亲堂,女死怕外家”。在有的地方甚至要请“视殓官”来视殓,如在长乐一带就需请视殓官来视殓,通常他们择巨绅有名望者为之。将殓时,以鼓乐、舆马迎之来;殓毕后,以鼓乐、舆马送之归,归时以缎匹为谢。或曰富贵之家多启盗贼之疑,故于盖棺时欲聚多人观之,示棺中无宝贵之物,杜发冢祸。在泉州,过去官绅人家在入殓时,也请“观殓官”来视殓。据称其意思是因为孝男惨遭大故,精神纷乱,恐怕礼节疏忽,故请有功名的人在场监督。观殓时,观殓官身穿公服,坐在公案后,孝男跪在案前,所有入殓之物逐一列单,一人逐件唱过,观殓官朱笔点过,孝男件件唱有,然后由观殓官批数句吉祥语于单后,即告礼毕,此单也放入棺内。在霞浦一带,则族戚里党皆来视殓。不过,视殓前,孝子们要行辞棺礼,“人棺时,孝子跪尸旁,含以冰糖或珍珠,少许酒衔箸端,对尸口下之,旋折箸半而纳棺内,俗称辞棺”。接着“孝男膝行,绕棺三匝,然后族戚里党以次拜殓,俗称拜视殓”。而后亲属凭棺而举哀,亲戚邻居则穿吉服在门前祭拜,此当地俗称“门丧”。

台湾的大殓风俗

台湾的大殓称“收乌”、“入木”。入殓时,先在棺底铺草木灰、茶叶等,以便吸收尸汁和尸臭。接着放上“七星板”。其上先垫棺席,再放银纸钱和用金纸折叠的库银,这是给死者作为到阴间的路费。接着,放上中间白色两旁红色的“鸡枕”,其内装有银纸、鸡毛、狗毛,象征着鸡啼狗吠,能使死者知晨昏。然后,再放进尸体。边上放一根桃枝,一块石头、一个熟鸡蛋、一碗酱油汤面和一条一边缝对一边缝错的白布登山裤。据说桃枝是给死者在去阴间的途中驱逐恶狗的。石头、熟鸡蛋和酱油汤面则表示死者要到石头腐烂,熟鸡蛋变成小鸡,酱油汤面发芽才会复活,其意义是避免亡魂找活人闹腾。登山裤的意义是,当亡魂在阴间登山遇到魔鬼,就可以把登山裤丢给它,魔鬼发现登山裤,一定会穿,由于这种裤子有一边是缝错的,魔鬼穿它时,将不知如何穿,就要费掉许多时间,这样,亡魂就不会被魔鬼捉去。另外,也要放一点金银珠宝,以鼓励子孙以后发墓开棺洗骨二次葬。

墓地

台湾老人人殓时,搬动尸体有的是由“婆仔”来执行,而这时子孙在旁环视。有的则由婆仔指挥子孙亲自为之。若是后者,通常是长子抱头,次子抱腰,女儿或女婿抱脚,轻轻放入。有的地方由长子用白布自尸腰提起,其余的子女分抱其头脚,婆仔则用印有“八卦九宫护魂神星”的“印钱幡”套住死者的背部,小心将尸体放入棺内。抱尸体入棺时,“婆仔”或其他执事者应用闽南话念吉利话,如“孝男拎头,倘好吃老老;孝女拎脚尾,倘好存家伙!”此外,这个时候也忌讳人影被压住,所以应注意灯光的方向,最好是把灯吊在棺木之上。尸体放入棺木后,先由“婆仔”用银纸、莲花金、莲花银等将遗体固定好,使其不能有一丝松动。银纸是孝男奉献的,主要用来塞四周。莲花金、莲花银为女儿所献,一般塞于脚底,通常是左脚下垫莲花金,右脚下踩莲花银,此也有“脚踏莲花往西方”之意,也是子女送给死者往阴间路上用的路费和零用钱。塞妥后,先盖上“往生被”,其为给死者长眠黄泉之用,也有预祝死者早日超升投胎之意,然后再覆上7.2尺长的“印钱幡”,此据说是给死者往阴间途中防身用的符令;上面再放一面“照身镜”,边上可以放些库钱(折叠成元宝状的金纸钱),死者的用品,如眼镜、书、烟袋等。

倘若夫妇尚有一人存在,在盖“往生被”前,要在棺内放一粒熟鸭蛋和一块石头,其意是说若鸭蛋能孵出鸭子,石头会烂掉,那么夫妻再在阳间相见。也就是告诉死者,不要到阳间来捣蛋,放老伴一条生路吧!所以,在放鸭蛋时,婆仔会说:“这粒鸭蛋园入棺,若会孵出鸭子仔,翁婆才当来相见!”,而在放石头时,也会说:“这粒石头园入棺,海水若会干,石头若会烂,翁婆才当再相见!”而在有的地方,这种做法是针对死者的家属的,所以,在放鸭蛋和石头时,婆仔就说:“鸭蛋若出仔,你再转来;石头若会烂,你再转来!”意思是亡故就走吧,不要再回阳间纠缠家人。此时,涉及的对象已是全家人了。

结语: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福建的大殓流程,台湾的大殓风俗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