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夜歌的仪式活动 烧灵屋的习俗是什么

2024-05-28 14:23:45 来源:天气万年历

导读:我国大多是信奉道教的,很多丧葬文化都与道教有关,而道教认为,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,通过做法事可以帮助逝者的灵魂得到净化,超脱苦海,达到灵界的平和状态。这是一种对生命轮回和宿命的尊重。那么,做功德中的唱夜歌的仪式活动是怎样的?烧灵屋的习俗是什么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。

做功德

唱夜歌的仪式活动

除此之外,有的晚上还有唱夜歌、烧灵屋等仪式活动。唱夜歌又称“孝歌”、“丧歌”、“哀歌”或“坐夜歌”。夜歌往往要到半夜时才开唱,其内容与时间安排,正如一首夜歌所唱的:“一更开歌把门进,二更鼓响好道情,三更烧香并奠酒,四更震动五方神,五更辞丧来指路,指条良路与新亡。”

歌师半夜进厅堂,闹丧鼓(又称露霜鼓)只能放在灵台的一边,不能放在正梁下,此据说是为了避煞。一更天左右,歌师开歌进门,唱的起歌歌词为:“一点乾坤大,横带日月长,包围十万丈,神煞上天堂。天煞、地煞、年煞、月煞、日煞、时煞,一切凶神恶煞,天煞归天,地煞归地,五神三煞速归天界,一起东方甲乙木,二起南方丙丁火,三起西方戊己金,四起北方庚申水,五起中央寅癸士,起退一切凶神恶煞……起歌!”起歌的内容是驱除一切凶煞,请亡者前来听歌。

唱道情时。主要是唱一些历史故事,如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榜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说唐》等,但歌师也可以即兴编唱,这就是民间所谓的“要唱活歌,不唱死歌”的意义,因为即兴演唱最能体现歌师的口头编唱能力。通常在唱道情时是唱一段,打一通鼓,鼓的节奏为:“咚、咚、咚、咚、咚、咚,咚咚咚,咚咚咚,咚咚以咚咚……”有的歌师记忆好,编唱能力强,可唱半小时或更长时间才打一通鼓,有的歌师则鼓多歌少,这反映其编唱能力差。道情唱完,需由歌师主持烧香奠酒仪式,这时,在灵堂守灵和听歌的孝子贤孙均需参加,在歌师唱礼的指挥下,献祭叩拜哭奠。

到四更时分则做请神仪式,歌师请玉皇大帝、如来佛祖、元始天尊、当坊的土地等等,不管他们是什么宗教的神灵,通通都请来助阵,因此这表明歌师信奉的是民间宗教。请神毕,则举行辞丧指路仪式。这种仪式应在鸡叫之前唱完,因为当地民间认为,鬼魂怕阳光,半夜前鬼走路边,半夜后鬼走路中央,而天一亮鬼魂就隐没了。由于这些仪式歌是唱给亡魂听的,所以得在天亮前唱完。这种关系与意义在歌词中也有表达,如:“和尚不打三更鼓,歌师不闹五更丧,阳人行路等鸡叫,阴人行路怕鸡啼,生怕阴,死怕阳,恐怕五更鸡叫大天光,误了阳人犹小可,误了阴人罪难当,孝家用去钱和米,只怕弟子无操心,用去钱米一场空。”

做功德

夜歌的最后一个仪节为“倒鼓”,这是结束夜歌的仪式。在这个仪式中,歌师手持一碗清水,边舞边唱:“手持法器手指阙,脚踏北斗七星光,一碗清水一炉香,烧予东方煞帝君,东方帝君受钱纸,净心归位护歌朗;一碗净水一炉香,烧予南方煞帝君,南方帝君受钱纸,净心归位护歌朗;一碗净水一炉香,烧予西方煞帝君,西方帝君受钱纸,净心归位护歌朗;一碗净水一炉香,烧予北方煞帝君,北方帝君受钱纸,净心归位护歌朗;一碗净水一炉香,烧予中央煞帝君,中央帝君受钱纸,净心归位护歌朗;五方五帝皆回避,四方八将去蛮方;倒鼓莫向东方倒,东方不是倒鼓场;倒鼓莫向南方倒,南方不是倒鼓场;倒鼓莫向西方倒,西方不是倒鼓场;倒鼓莫向北方倒,北方不是倒鼓场;倒鼓莫向中央倒,中央不是倒鼓场;倒鼓要向扬州到,扬州才是倒鼓场。”

唱完后,还需念念有词:“孝家闻听,从此以后,千年不听哀鼓响,万年不听丧歌声,将鼓寄到西眉山上去,鼓棍丢到九霄云里藏。”念完这一段词后,歌师推倒闹丧鼓,丢掉打鼓棍,并念赞语如:“恭喜行行发达,户户兴隆,百子繁荣,万代富贵”等,而结束夜歌仪式。

烧灵屋的习俗是什么

除了唱夜歌外,湘中还有烧灵屋的习俗。先请纸扎师傅用色纸、竹篾等扎成房屋模型等,摆在空坪上,然后,延请和尚或师公请来亡灵,这时子孙跪拜迎请,并烧化灵屋。在烧灵屋的同时,还需要烧箱箦,箦里装的是各位亲戚朋友赠送的纸钱,它们一夹夹的装在箱贫中,外表还写上文字,如外甥送给去世的舅母,上面可以这样写:

外甥某某

寅县箱篑某支

新故舅母某母某氏老孺人

九泉受纳

化上

岁次某某吉月吉日寄

在烧化灵屋和箱篑时,孝子贤孙们围在四周长跪叩首,并不时用手中的丧棍或竹棍抽打四周,以便赶跑孤魂野鬼,免得其来抢夺冥钱与房屋。此外,当地人还认为,烧灵屋时,亡灵与各种鬼魂都会来,所以通常不让他人围观,以免看的人中煞。

结语: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唱夜歌的仪式活动,烧灵屋的习俗是什么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