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为什么二月初二便龙抬头

2024-10-23 10:20:47 来源:天气万年历

导读: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?农历二月初二, 也是俗称“龙抬头”的日子。这一天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。多地有着“剃龙头”的习俗,那么为什么二月初二便龙抬头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。

二月初二龙抬头

昔日北京过了二月初一的太阳节就是农历二月初二,“二月 二龙抬头”是我国民俗中流传极广的一句话。河北梆子《大登 殿》里,王宝钏有一段很美的唱词便是,“二月二,龙抬头, 梳洗打扮我上彩楼,公子王侯我不打,彩球单打薛平贵的 头……”这一天,在很多地方,妇女早晨不许动针线,害怕 扎伤了龙眼;太阳出来之前,不许到井台去打水,害怕水桶砸 伤了龙头。这一天降生的男孩子,许多人取名大龙、宝龙、金 龙等。为什么二月初二便“龙抬头”呢?

这种民俗与我们的节令有关。在农历中一、二、三月为春 天;四、五、六月为夏天;七、八、九月为秋天;十、十 一、十二月为冬天。每半个月一个节令,一年十二个月便有二 十四个节令。农历的正月初二前后为“立春”;正月十五前后 为“雨水”;二月初一前后为“惊蛰” ……

“惊蛰”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知道,青蛙、蛇、蚯蚓等许 多动物,一到冬天,便进入了不吃、不喝、不动的冬眠状态, 这便是“入蛰”了。到了二月前后,天气渐暖,一些昆虫陆 续结束冬眠状态,开始出来活动,似乎是被高照的春阳或震耳 的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,因此这个节令名曰“惊蛰”。现 代科学证明,除恐龙之外,人们传说中及画的那种龙是没有的。

那种龙,是在蛇、蚯蚓等等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想象加工出来 的。因而人们又管蛇叫“小龙”。二月二日前后,蛇、蚯蚓等结束 冬眠,开始活动,故曰“二月二龙抬头”。

那么,为什么不“二月一”或“二月三”呢?这是和我 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,如,一月一,过年穿新衣,二月二, 龙抬头,三月三,杏花天,苣菜芽朝外钻,五月五,吃粽子, 六月六,见谷莠,七月七,牛郎会织女等等。二月二正为双 数,故人们取名为二月二龙抬头。农历二月初二,是我国农村 的一个传统节日。有关“二月二”的习俗很多,其中俗语“二 月二,龙抬头”可谓家喻户晓。“龙抬头”一说,最早见于  明人刘侗《帝京景物略》:“二月二,龙抬头,蒸元旦祭馀 饼……”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,又为何只与“二月二”有关, 说法和故事就多了。民间认为,龙系吉祥物,主管云雨,而 “二月二”则是龙欲升天开始活动的日子。龙抬头,则意味着 风调雨顺。在我国的农村,“二月二”还有一些其他习俗。

“二月二”农谚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,农历二  月初,气温开始回升,日照时数增加,已适宜进行田间农事活   动,故“二月二”也是广大农村的农事节。农谚曰:“二月  二,龙抬头,大家小户使耕牛。”但也有一些地方或某些年份, 春旱较严重,春雨贵如油。倘春雨充沛,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。 所以又有农谚道:“二月二,龙抬头,大仓满,小仓流。”

“二月初二龙抬头”也是北京人春季里一个比较大的节会。 此节由来已久。相传在宋朝时为“花朝节”,把这一天指为百 花生日,又名“挑菜节”,这天十之八九有雨,对蔬菜生长  有利。元朝的时候称为“踏青节”,百姓们在这天出去踏青。 有的人在踏青归家时,沿途采摘些蓬叶在自家门前拜祭。据传  这是仿照宋朝迎富的故事:宋时有个人,姓彭,膝下无子,在  二月初二这天踏青时拾得一个被遗弃的婴儿,便取名彭业,抱回家后抚养成人,后来这人便大富起来。于是,后来很多人都 在踏青时拾些蓬叶回来在门前祭祀,表示祈求“迎富”。到了 明朝便把这天称之为“龙抬头”的日子,家家户户吃薄饼,或 包饺子,熏床炕,扫房梁,消灭毒虫。清代便沿明代旧俗, 又增添很多花样:用白灰从街门外开始,蜿蜒洒进院内,直至 厨房,围绕水缸洒完,称之为“引龙回”;吃薄饼叫做“揭 龙鳞”;吃饺子叫做“食龙耳”;吃面条叫做“抽龙筋”;  吃米饭叫做“食龙子”;吃馄饨叫做“食龙牙”;人人都在 这天理发,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;早年私塾在这天收学生入学, 叫做“占鳌头日”,预祝将来孩子们可中状元;妇女们在这天 不准做针线活,名为“忌针日”,是怕“伤龙眼”。北京习 俗惯例,这天迎接已嫁之女归宁父母,有句谚语:“二月二, 接宝贝,接不来,掉眼泪。”这天把姑奶奶接来可以多住些日 子,不比正月初二、十六接姑奶奶,必须在当日黄昏以前返回 婆家,因为有句谚语说:“媳妇不看娘家灯,看了死公公”。 这只限在春节拜年,过了正月便不讲究这些习俗了。还有这天 人人都要早起,意思是不要压在困龙头上,如果晚起床,压住 困龙头,一年精神不振……

“二月二”的春龙节过罢,这个从腊月就开始,跨越整个 正月的,前后近两个月时间的“年”才算是过完了。

结语: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,为什么二月初二便龙抬头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