呆若木鸡是怎么来的 呆若木鸡什么意思

2024-07-22 16:50:47 来源:天气万年历

导读:呆若木鸡是一个成语,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,这个词一开始是褒义词,后来变成了贬义词,所以拿来形容人一定是一个不好的含义。那么,呆若木鸡是怎么来的?呆若木鸡什么意思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。

“呆若木鸡”是怎么来的?

“呆若木鸡”这个成语,最初是一个褒义词,形容精神十分专注。后来,人们把它用作了贬义词,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。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·外篇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
“呆若木鸡”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寓言故事:周宣王特别喜爱斗鸡,但是对训鸡不在行。正好有一个名叫纪消子的人,奉命为周宣王训练斗鸡。纪消子把鸡训练了十天后,周宣王就问纪消子是否已经把鸡训练好了,纪消子回答说还没有,因为这只鸡面有凶色,但是缺乏底气。又过了十天,周宣王再次询问,纪消子说还不行,因为这只鸡看到其他鸡的影子,还是会感到紧张,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。

又过了十天,周宣王按捺不住,再次去问,但还是不行,因为纪消子觉得这只鸡还是有些浮躁,不够淡定。这样又过了十天,纪消子终于说差不多了,它已经有些呆滞,看起来就像一块木头,说明它已经进入到最好的状态了。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。别的鸡看到这只“呆若木鸡”的斗鸡,闻风而逃。

其实,“呆若木鸡”并不是真的呆,而是有很强的战斗力,不用进攻就能使其他的鸡望而生畏。因此,“呆若木鸡”就是斗鸡的最高境界。“呆若木鸡”就是源于这样一个寓言故事。

呆若木鸡什么意思

呆若木鸡,汉语成语,拼音是dāi ruòmùjī,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,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出自《庄子·达生》。庄周《庄子·达生》与列御寇《列子·黄帝篇》:“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;其德全矣,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”。

成文用法:

“呆若木鸡”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。本意为褒义,比喻看似呆却有很强的战斗力;现多用于贬义,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呆的神态。

呆若木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

呆若木鸡告诉我们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,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,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。但是,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,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。

结语: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呆若木鸡是怎么来的,呆若木鸡什么意思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