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殃和避煞是什么意思 杭州一带把回殃叫作什么

2024-05-28 12:02:09 来源:天气万年历

导读:在丧葬文化中,中国民间自古就有“出殃”的说法,那么你知道出殃和避煞是什么意思吗?“出殃”也称“回煞”,据说是人离世后,被押回家“谢灶”,也是最后一次返家告别。不同地方出殃的习俗不同,那么杭州一带把回殃叫作什么呢?想知道就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。

墓地

出殃和避煞是什么意思

所谓的殃,民间认为即死者最后所吐之气。俗谓此气凝而不散,夭亡或冤亡者尤甚,人遇之则死,故预防而逐散之。在吉林,为了预防殃及他人和避殃、驱殃,凡有丧事,必请阴阳先生来净宅。“净宅者,净死者终时所住或经之室。其法,置斗于桌,内盛高粱,插刀焚香,阴阳者击磬诵咒,咒词严酷;顷之,且咒且以参铁屑之五谷向室内各处击之,同时,使人鸣炮室内,以逐殃也。”在阜宁一带,堪舆师推算某日时死者回殃,至期锁门避邻家,谓之出殃或躲殃,逾其时鸣金入宅,才能躲过灾难。陕西同官也有回殃、避殃的习俗,当到了择定的出殃日子,丧主全家移避,逾两小时后始归。中部县一带也一样,亲丧后,“堪舆家就殁者之生辰八字推算出殃之日期时辰,届时,全家避至他处,名曰避殃。”

安徽芜湖一带出殡时有“赶煞”的仪式。丧家出殡之夕,必赶煞一次,约三四人手敲铁器,燃鞭炮,沿途呐喊,至空地而回。在江苏扬州等地,“回煞日,安置死者衣物如生前,榻前设牲酒,住房生人避居,亦有于别室施食念经。次日黎明,鸣锣入宅,谓之赶殃,撤除死者衣物”。在吴县震泽一带,“据批书所定日,用道士招魂,主人奉主以接(主或以帛,或以纸,至五七则易木),兼焚死者遗衣,谓之神回;以有煞神,亦谓之接煞”。

墓地

杭州一带把回殃叫作什么

杭州一带的人们俗呼回煞曰回神,岁支冲者咸避。他们以死之日干支推算应某日回煞。届时,于床前为位,陈死者衣服,设蔬果,召巫作法,取鸡卵盛瓷碗中,以厨刀碎于中庭,言煞神凶恶,以此祓不祥也。于潜一带的民间认为,人死对日有禽自柩出,曰雌雄二煞。所用神马,人首禽身,即煞神也。前几日无魂,按其生肖算至第几日备筵灵前接煞,煞至,生人退避不可犯,所以要举行回煞的仪式。在海宁一带,“据批书所定日期,用道士招魂曰迎神,亦曰神回,又曰接煞。门户悉悬角黍、冥镪之属,自大门召至亡者之寝,凡三次毕,乃送煞,扫除不祥”。”在德清,“神回谓魂归也。用斗书上所注之日,延僧道设醮于堂,自大门至寝室皆如之。以平时冠服向床内设假尸,送终时若干人,此时亦必若干人哭而奠之,兼焚遗衣或纸衣”。此俗称“丧转”。

河南巩县亲丧后,常延术者推算出魂时刻与其方向,名曰“殃状”。届时,全家外出规避,虽停尸未殓,悍然不顾。广东大埔一带也一样有避煞的习俗,人死若逢初一、十一、二十一等日,谓之头七、凑七,是晚恐有神煞到家,人畜均远避,否则恐不吉。贵州开阳一带在办丧事过程中,“僧侣据逝者之生死年月推算,谓逝者之魂当以某日、某时返于家,曰回殃,家人咸避之”。广西同正一带也有避煞的风俗,该地通常在“三七之夜,则燃烛烧香,以细草灰铺于簸箕,贮灵台之前,谓之回煞。次早视之,或有鸟迹抑鼠迹,如有鸟迹则吉,谓其灵

魂上天堂也”。

结语: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出殃和避煞是什么意思,杭州一带把回殃叫作什么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