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台一带的做七风俗 闽台各地的做七仪式

2024-05-28 11:53:39 来源:天气万年历

导读:做七不少地方都有不少说法,也有不同的风俗介绍,烧七时间一般是从人去世当天起算,第七天为头七,依次类推,二七、三七、四七、五七、六七、七七。每一个七天都有自己的仪式做法,那么闽台一带的做七风俗是怎样的呢?闽台各地的做七仪式去哪看呢?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。

做七

闽台一带的做七

闽台一带,人死后每七日丧家即备牲醴哭祭死者,直至七七为止,这些祭奠仪式统称做七或“做旬”。头七这天祭奠的费用由孝子打理。民间认为死者到第七日始知自己死亡,其亡灵将回家里哀哭。所以,丧家需在亡魂归宅前,即该日的午夜后开始号哭,到正午时,则致祭供养。有的人家还请僧道来做道场。他们在丧家设坛,悬挂三清或三宝佛像、十八地狱图等,为死者诵经,超度、开魂路,丧家则随僧道的仪式过程献敬。二七为小七,也由孝子办理,但小办事。

三七的祭奠由出嫁女负责,该日由出嫁女备办牲醴来哭祭,故该日祭祀也称“查某图七”。中产以上的家庭多请僧道来做道场,少则一昼夜,多则三昼夜。先由僧道诵经做功德,继而由礼生司仪,女婿致祭读祭文,仪式极隆重。在做功德时常有“打虎练度”和“目连救母”等表演。这些故事均为宣扬孝道,前者内容为:一行者为寻觅吉地安葬父母,途中遇到猛虎,与之搏斗,老虎终为其孝思所感动,放其通行。后者则讲目连如何救出在地狱受苦之母的故事。在做功德后,有时还有“弄铙”的技艺表演等。而在该夜,丧主也需设宴酬谢女婿等。

四七俗称“乞丐七”,按俗应由亲友备办牲醴来祭拜,丧家不备供品,当天只备一碗水及准备一些红包放在灵桌上。亲友来祭拜时,丧家也不参与,而且不和来祭吊的亲友见面。亲友祭拜毕,径自拿走丧主预备好作为答谢的红包。而五七则由出嫁孙女或侄女负责祭祀费用,所以也称“查某孙(女孙)七”。

丧后第四十九日称满七、尾七或“尾旬”,也必须有祭奠仪式,而且做完了尾旬祭祀,丧家止吊,亲友不必再来吊祭了。尾七仪式的费用也由孝子负责,以表示有始有终,功德圆满。尾旬的祭祀,入夜有烧灵厝之俗。灵厝为纸扎的家屋模型,其制作美观精巧,宛如权贵富户的宅第。该夜,灵厝要和按死者生前形象纸糊的坐像“魂身”、出嫁女赠送的金山银山等一起在仪式结束时焚化,给死者在冥界居住之用。

同时,丧家做“大七”时,通常需要备纸扎家具如衣柜烧给死者用。按地方的风俗,丧主所扎的为黑白相配的衣柜,而出嫁女或出嫁孙女所扎的为红白相配的衣柜。丧家焚化衣柜时,柜内还要放些银纸。民间俗信焚化纸扎家具特别是纸柜时,常有游离的孤魂野鬼会来抢夺,所以,孝子在焚化纸柜时必须环绕着纸柜而哭祭,直至烧完为止,这样才能让死者得到。其次,做七祭时,丧家要准备俗称“祭文头粿”的白色米粿两盘,供奉于灵位前。每盘交互叠放13块白粿,其中一盘的最上面一块做成笔架形,其为孝子所供奉,另一盘的最上面一块做成馒头形,为孝女所供奉。再次,丧家在做七祭时,还须备办一份牲醴祭祀“王炉”,这里所谓的王是十殿阎罗。七祭时祭王,是请求各殿阎王在死者抵达该殿时,让死者之魂顺利通过,因此,这个祭祀仪式也称“过王”。

做七

另外,在闽台,有的地方七祭不止做到七七结束,如同安人每七日必祭,族戚友来吊祭,至九七乃已。而在做“九七”时,多延僧演经忏,糊纸屋、器皿焚化,甚有演剧者,俗曰“暖丧”。有的地方做七祭也不按七日为期的规矩办。这主要是因为与死者死亡时的年龄有关。做七的整个周期是49天,但如果某人是在49岁前去世,丧家就不能按常例做七祭,而要缩短时间,以做完全部祭祀的日期不超过死者年龄为原则。如可以每隔三四天做一次七祭,在这种状况下,七祭完成后,也要马上做百日祭。所以,闽台有“死人的日子快过”或“死人快过日”的俗语,而这种提早完成七祭的做法也称“偷七”。

澎湖岛上做七是“计死者之年岁为做七之期,如死者八十岁,即派八十日做七个七祭”。而且该地的“末七”比较隆重,“末七之夜,延道士到家开路醮、拜忏,尽一夜而止”;而富者则做三昼夜。

在南投,头七、五七和满七这三个七祭比较重要。富裕丧家在这几个祭日中,都要延聘僧道来诵经超度亡魂。在宜兰,多数人家都在尾七举行卒哭礼仪,但也有人到百日祭才卒哭。此外,卒哭后需在夜里去谢吊,“孝男具丧服,一人持灯,踵门免冠致谢,置帖门缝,不敢见也。分胙于人,谓之答纸”。”在彰化、台南等地,旬祭不限于七旬,多可至十一旬,旬的多少视亡者身上所套寿衣多少层而定。

在霞浦,做七时延请僧道念经称“看经”、“至五七、七七,富室则广延僧众,拜十王水忏、玉皇、大悲等忏,俗称做功德,或五昼夜,或昼夜不等,縻费至千数百”。“连江一带在终七时,终止朝夕奠;自此到三年期满,“逢朔望则上食。前一夕哭。谓吊灵,本夕哭,谓安灵”。“南平人每七设斋供拜忏,六旬糊舟焚之,百日辍哭,哭惟朔望晓昏。而在惠安,由于多数丧家是在入殓后停一两天即出葬,所以在头七时,要备一些菜碗,到墓地和祖厝供奉的像亭前祭祀。祭毕,将像亭中的遗像挂于祖厝正面的厅壁上,并把像亭烧化掉,并烧纸钱给死者。

厦门将做七称作“做旬”或“旬祭”。“旬”本是十日的代称,但在厦门的丧事中为七日,因为厦门人认为“死人快过日”,所以一旬也就缩短为七日。厦门做旬一般要做到“七旬”,对高寿者和地位显赫者则可以做到“十三旬”,也有的是根据亡者寿衣穿几重而决定做几旬。做旬时,一三五七为大旬,二四六为小旬。小旬只做一般的祭祀,如祭些供品,烧点纸。而大旬分别由子、女、孙女主祭。头旬及尾旬叫“孝男旬”,由孝子主祭,意为有头有尾。三旬叫“查某仔旬”,由出嫁女主祭;五旬俗称“查某孙旬”,由出嫁孙女主祭。做大旬时,必备丰盛的祭品祭拜,必烧大量的金银纸。富家多请僧道来为死者诵经做功德。祭祀过后,宴请亲友,特别是帮助办丧出过大力的人。做尾旬时,往往要烧纸扎灵厝给亡魂居住。

结语: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“闽台一带的做七风俗,闽台各地的做七仪式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